志愿者和孩子自拍
7月31日下午,由四川省婦聯主辦,南充市婦聯和高坪區婦聯協辦,南充市陽光家園社區服務中心承辦的高坪區江陵鎮三房溝村“四川省示范婦女兒童之家”迎來了西南財經大學“心鳶”社會實踐小分隊的大學生志愿者們,在江陵鎮人民政府和三房溝村委會的大力支持下,大學生志愿者們在“四川省示范婦女兒童之家”項目負責人羅軍的指導下圓滿完成了持續一周的支教活動。“本次三下鄉支教系列活動涉及作業輔導、興趣活動、情感教育、感恩教育等多個方面,還結合本村脫貧工作,組織志愿者和孩子們一起開展貧困戶慰問探訪等活動,七天時間內開展主題活動6場次,9名來自西南財經大學的志愿者,直接服務本村兒童150余人次。”羅軍總結說。
志愿者和孩子一起做手工
經過充分的準備工作,8月2日是志愿者和孩子們第一天認識的日子。早上7:30,當志愿者到達位于三房溝村委會的婦女兒童之家時,20余名孩子已經早早等待在門口,從8歲的小穎(化名)的口中得知,農村的孩子普遍起床比較早,雖然通知的是7:30開始上課,但是很多孩子6點鐘就到了。看見志愿者們的到來,孩子們飛奔過來迎接志愿者,沒有一點陌生的感覺。“這些孩子嚇了我一跳,原本我以為他們會感覺很陌生的”。來自西南財經大學2016級會計專業的志愿者蒲天渡顯得有些驚訝。婦女兒童之家的項目負責人羅軍告訴志愿者們,由于前期已組織多次志愿者活動,這些孩子早已熟悉了志愿者,所以并不會感覺拘束。第一天,志愿者們主要和孩子開展了破冰游戲,增進志愿者和孩子們的互相了解,為接下來的工作打下基礎。
組織孩子玩搶凳子游戲
經過初次的認識,孩子們和志愿者們很快融入到了一起,在接下來的幾天,作業輔導、給爸爸媽媽寫封信、趣味運動會、手工制作等活動有序開展,隨著活動的開展,志愿者和孩子們的感情日益深厚。
孩子們一起享用午餐
8月5日下午,在村委會的支持下,志愿者和孩子們分成6人一組,分別對兩戶貧困老人進行了慰問探訪活動,志愿者和孩子們分工合作,洗碗、洗菜、燒火做飯、陪老人聊天、打掃衛生,忙活了兩個小時,最后志愿者和孩子們一起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,在桌子上,孩子們主動給老人夾菜,而老人的臉上也充滿了笑容,“好久家里面都沒有這么熱鬧了……”老人感嘆道。
志愿者和孩子拍照
8月6日,是“三下鄉”最后一次活動,活動內容是在新農村的“親子廚房”內志愿者和孩子們一起自己做一頓午餐,本次活動吸引了28名孩子參加。早上6點鐘,志愿者和孩子們便在村委會集合,根據活動安排,很快分組前往村中孩子們家的菜地,準備午餐需要用的菜。不到兩個小時,花生、冬瓜、絲瓜、辣椒……孩子們抱著準備的菜,和志愿者一起來到“親子廚房”集合。在村第一書記和村委會的協調支持下,村民送來了村內飼養的3只跑山雞。經過志愿者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,午餐食材就準備好了。隨后,大家就在“親子廚房”忙活起來,孩子們負責洗碗、洗菜、刷鍋,志愿者則負責切菜,而面對三只雞的時候,志愿者們為難了,因為都沒有殺過雞。正在志愿者們和孩子不知道怎么辦的時候,在一旁的村民主動加入,還從家中拿來燉雞用的食材。在志愿者、孩子們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,終于完成了豐盛的午餐。在午餐之前,志愿者們還組織孩子和家長開展了一場吃西瓜比賽,活動現場氛圍十分熱烈。比賽過后,大家懷著愉悅的心情開始享用美味的午餐。午餐過后,為期7天的“三下鄉”活動便正式結束了。“通過這個活動給三下鄉劃上圓滿的句號,也希望鼓勵孩子們養成勤做家務、愛勞動的良好品質”。婦女兒童之家項目負責人羅軍說。
?親子廚房前合照
“心鳶”社會實踐小分隊負責人,就讀于西南財經大學2015級英語專業的王慧說:“這次三下鄉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7天,但是收獲卻很豐富,除了給孩子們帶來快樂,引導他們在游戲互動的過程中去學習和成長之外,還組織孩子們探訪貧困老人,培養他們尊老孝親的優秀品質。另外,這也是志愿者們第一次體驗農村生活,對志愿者也是一種鍛煉和提升”。江陵鎮副鎮長、三房溝村第一書記吉江林表示:“非常歡迎志愿者們到村里開展這樣的活動,農村的孩子大多屬于留守兒童,父母常年在外打工,他們希望有人陪他們玩兒,而這樣的志愿者活動,除了能夠給孩子們帶來快樂,促進他們養成良好生活習慣,培養孩子們感恩之心,同時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營造濃厚的農村生活氛圍,對脫貧工作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”。(羅軍)